攝影朋友跟我聊到:「攝影是攝影師想讓你成的樣子,相機拿起來以後你就不是你了」。
那個「你」,他是指“Model自己”。
也就是攝影師拿起相機,Model就不是自己了,因為主導權在他
我覺得挺有討論空間
狹義來講,攝影想讓你成為什麼樣子,已帶有主觀的框架設定
Model只需要去理解和配合,詮釋出攝影的想法
另外用鏡子理論的破碎來解釋,也可以這麼說
(相機)媒介是再現真實,而非反映真實,經過再現後,也不是原本的你。
這時候要問,那一百個Model,跟模具有何區別?
區別在每個人主體性不同。
Model會透過影像作品,來建構自我認知、感受價值存在感
所以攝影會在乎Model喜不喜歡,但對方無法獲得共鳴,因沒了解過Model的本質
我們不完全被攝影支配,應該視狀況來看
尤其捕捉自然東西、著墨切身性議題、攝影師能力的高低,都影響Model的變項程度
我才會回應他說:「過度放大攝影師能力,也忽略被攝者的思想和行為的流動性」
至於想讓你成的樣子,攝影也不是拿起相機,就叫攝影師,也要看能不能詮釋出來
想的是山川壯麗,拍出來是小雞啄米,更多想讓人成為什麼樣子,都不知道。
荷蘭攝影哈斯特(Ted van der Hulst),作品Aristocrats《貴族》
描述他鏡頭下的印尼侏儒:
「當你因為你的長相而被霸凌一輩子,你就會擁有極為強大的性格」
因此,用心了解後做出的詮釋,在強化被攝者的本質,他們會透過影像認知自我價值
不會沒觀察了解,就扣上沒意義的帽子
希望相機拿起來,都能找到彼此的平衡點。
荷蘭攝影哈斯特(Ted van der Hulst)